七月半 中国的鬼节 盂兰盆节
节日 民俗
孩子不能出门,鬼门大开,百鬼夜行
一百年前的北京,莲花灯,给孤魂野鬼照路
灯,在晚上重建跟白天相似的环境 上元、中元
水浒传 宋江要被砍头 过几天,避开中元节
张岱 西湖七月半 没有盂兰盆 没有宗教意味 完全世俗性的聚会 看不看月亮 是否有节日性的标志 都不重要了 但也有可能是张岱个人原因
鲁迅 绍兴 社戏 鲁迅小时候189x年
为什么在七月半
太史文 中国中世纪的鬼节
僧侣从印度开始就有斋戒 面壁/安居 开始的新的时间阶段 僧侣的新年 和俗世的新年子午对望
中古以后,三教合一,佛教意象被推波助澜,但也许现实还是更复杂的
西游记 佛教 道教系统的炼丹术 谤佛
七月半,跟一月隔了半年,冬至阳生,夏至到秋分由盛转衰
清明、冬至也会祭祖,但不会有七月半那种百鬼夜行,鬼的狂欢
你的名字 黄昏 日夕交至
七夕 七月半 为什么一个月份 盛夏转往初秋 气候的变化隐喻岁序的裂隙 异世界就能够互相结合 天上和地下 人和鬼
元旦 1912之后变成公历 春节 立春 二月二/三月三 五月五(端午) 七月七 九月九 (登高,留在山下可能有瘟疫,茱萸草解毒的功能)奇日的叠加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转成公历 节日也都转到公历 荒腔走板 阴历跟月有关系
上元 中元 下元 十五 月圆 朔望晦 jishengpo
月亮最圆的时候 像白天又不是白天
古代 节日 关&节 不见得是好日子
节日 皇帝的生日也会变成临时的节日 原先节日也是佛祖的生日 从宗教转为民俗
佛教 中国阴阳 历法刻画的时间 杂糅 平行世界的叠加
中国的鬼 逝者
鬼的多样性 屈原的山鬼 排外的鬼子 夸人的鬼灵精怪
多义性 含混暧昧 文学性 西游记 精和怪 妖和魔 并没有区分得很清楚
鬼 人戴着面具 傀儡 祖宗崇拜
上古 人和鬼有亲密关系
按时刻表过节日 也是为了加强联系
屈原 招魂 人和鬼可能可以沟通 人和鬼生活在一个空间 古老传统里 坟墓和人居住的地方很近
古代 虽然忌讳死亡 但坟头就在房子外面 以前棺木存放在自己家里
屈原 招魂 安土重迁
鬼 归也 死亡也叫大归 女孩子出嫁回娘家叫归宁 死亡就是回到祖先那(本来也是从祖先来的)
民宿仪式 第七到第四十九天之间 活人可能既希望回来又恐惧回来 因为已经化为异形
二次葬 厝基 安庆人明清移民 不愿意葬在这想回家乡 所以仪式化 先存放三年再下葬 岭南 先埋葬三年到十几年 身体腐烂得差不多 再捡起来 看骨头颜色 按固定方式放在瓮里 第二次再盛大地永久地埋葬
过渡仪式 处理死亡 对于活人要延长
供品 不仅给自家的鬼 七月半的时候祭野鬼 佛教布施 对所有的鬼也对所有的僧侣 放河灯就是为水道丧生的鬼
鬼 从祭祀到鬼故事 可能跟野鬼有关系 很多不是自家的鬼 恶意而不是护佑
轮回 鬼魂回来 桌子摆不下 佛教轮回的影响
上古 三界明确的分配 佛教 六道轮回 汉代佛教传进来 两者妥协结合 两种生死观 无法完全协调
明清小说 鬼神崇拜 温情 现在把祖先崇拜恐怖化 家鬼 野鬼
秦汉 中古 明确 生死观不一样 辛追夫人 飞仙 跟敦煌壁画不一样长翅膀
画像砖 镇墓兽